主題說明


時間 x 事件
每一個明天都會成為昨天;而每一個昨天也曾經都是明天
所以,「昨天」並不單單的代表一個過去式
而是指在廣大無限的時間軸上所代表的任何一個點
在時間的概念下
事件不斷的發生
之間的關係環環相扣
其中的變化及因果都在說著不同的故事
 
---------------------------------------------------------------------------------------------------------
徵件主題
昨天發生一件事
 
徵件時間
2012年7月1日至10月20日止
 
徵件類別
動態影片、攝影作品、文字創作
 
參賽資格
1 3 ~ 1 9 歲青少年
( 即1 9 9 3 . 9 . 1 以後出生到2 0 0 0 . 9 . 1 以前出生的青少年)
 
---------------------------------------------------------------------------------------------------------

   

評審陣容

【錄影組】

- 黃嘉俊 (黑糖)
台灣藝術大學應用媒體藝術研究所MFA。紀錄長片《飛行少年》台北電眾票選最佳影片紀錄短片《想念的方式》台灣兒童國際影展開幕片、紀錄短片《最特別的人》Japan Prize日本賞入圍。
 
- 劉亮佐
人稱「阿斗」,是劇場和電視界結合編、導、演全才的全方位藝人。曾任在台灣的故事主持人,並組「九九劇團」,擔任「如果」兒童劇團創意總監。2003年起全力投入電影劇製播的各個領域,總計約有十部電視作品在同年上檔。其中擔任導演的電視歌舞劇「愛情哇沙米」入圍民國92年電視金鐘獎最佳導演獎,並與「名揚四海」編劇群共同獲得同年金鐘獎最佳連續劇編劇獎。此外,於1991年即參與《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的演出。在《只要為你活一天》、《飛俠阿達》、《女湯》、《台北晚九朝五》等影片中,都可見到他的身影。 
 
- 張紉
美國猶他大學社會工作博士,長期關注青少年福利議題及充權行動。現任國立台北大學社會工作系副教授。曾任國立台北大學學生諮商中心主任、實踐大學社會工作系系主任。
 
- 郭力昕
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副教授,媒體評論學者,研究專長為攝影理論、紀實攝影、紀錄片研究、視覺文化批評。曾任2010第47屆金馬獎評審、2011台北電影節評委、2012陽光華語紀錄片評委。著作包括「電視批評與媒體觀察」等。
 
- 陳惠美
台南人,2002年畢業於淡江大學大傳系,2005年取得芝加哥藝術學院藝術碩士。目前為蒲公英電影事業有限公司製作總監。近來主要創作力放在紀錄片製作上,作品散見於各影展,執導之首部大型歌舞「扮裝」紀錄電影《當家花旦》獲得民國百年電影輔導金。
 
【攝影組】
 
- 陳敬寶
紐約視覺藝術學院(SVA)美術學士(BFA)學位,並於三年後榮獲傑出校友獎。日本東川賞海外作家獎得主。返台後,於淡水鄧公國小擔任藝術人文教師迄今,同時致力於影像教育與攝影創作,譯有藝術評論書籍《攝影評論學》(2008)。www.chinpaochen.com
 
- 沈昭良
歷任報社攝影記者、副召集人及專任駐校藝術家;著有《STAGE》、《築地魚市場》、《玉蘭》、《映像‧南方澳》及《BRAND9─全球九大暢銷品牌創意解析》。自1993年起投入數個專題式影像創作,殷實細緻的紀實影像風格與嚴謹的攝影集製作,普遍為相關專業人士所肯定。作品除於國內外刊物發表及展出,曾於2000、2002年獲頒行政院新聞局雜誌攝影類金鼎獎、2004年日本相模原攝影亞洲獎、2006年韓國東江國際攝影節最佳外國人攝影家獎,及2010年台北美術獎優選獎。www.shenchaoliang.com
 
- 姚瑞中
1969年生於台灣台北。1994年國立藝術學院(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畢業,曾代表台灣參加1997年威尼斯雙年展、2005年橫濱三年展、2009年亞太三年展、2010年台北雙年展聯動計劃、2012上海雙年展,海內外聯展百餘次。專長為攝影、裝置及繪畫,其作品涉獵層面廣泛,主要探討人類一種荒謬處境。目前任教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來自:http://www.yaojuichung.com/htdocs/?page=bio
 
- 張禮豪
1975 年出生於台北。現為獨立藝評暨策展人。長期關注亞洲當代藝術之演變與中國近現代書畫之研究以及二者之市場表現。藝術評論相關文章遍見於多種藝術、設計與財經等刊物。期許能運用所學,打造一個更優質的人文環境。曾任《典藏今藝術》採訪編輯、《藝術投資》主編、《典藏古藝術》主編、《藝外》當代藝術月刊副總編輯,長期關注亞洲當代藝術之演變與市場表現。藝術評論相關文章與攝影作品遍見於多種文學、藝術、設計與財經專刊,曾出版《春融》攝影詩集等。來自:http://www.mottimes.com/cht/artists_2_detail.php?serial=46
 
- 張允菡
1985年出生於彰化,畢業於台灣藝術大學雕塑所。
張允菡的創作往往來自對於生活的省察,並非以細膩的方式處理感性,而是希望尋找能夠逆反關係的邊界。她總試著在一些枝微末節的地方發現一些不合理,或者說是互相矛盾、荒謬的部份。藝術創作對她而言脫離不了想像,卻是可以將現實反轉的實現。曾參與2009台北美術獎、2010台北雙年展等大小展演。
 
【文字組】
 
- 侯文詠
臺灣作家,寫作領域橫跨散文、小說、兒童文學、有聲書, 並經常在電視知性節目做特別來賓。有醫師、麻醉科專科醫師、副教授3項專業資格。著有《頑皮故事集》、《親愛的老婆》、《大醫院小醫師》、《離島醫生》、《親愛的老婆2》、《白色巨塔》、《危險心靈》、《我的天才夢》、《不乖-比標準答案更重要的事》、《我就是忍不住笑了》等書。
 
- 羅毓嘉
詩人。曾任台灣吹鼓吹詩論壇大學詩園總板主。曾獲台北文學獎等獎項。中國時報人間副刊專欄推薦之青年詩人、2010印刻雜誌評為最被期待的年度詩人。

- 柯裕棻
現為政治大學新聞學系副教授,作家,專長領域為文化研究、媒介批評、台灣電視研究。曾獲時報文學獎、台北文學獎年金,並擔任國內各大小文學創作獎評審。出版評論集《批判的連結》、散文《緩惚的慢板》、《甜美的剎那》、《浮生草》等。

- 劉梓潔
作家,電影導演。曾任《誠品好讀》編輯、琉璃工房文案、中國時報記者。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林榮三文學獎散文首獎等。並以電影《父後七日》獲得台北電影節最佳編劇及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等獎項。出版《父後七日》散文集。

得獎作品/名單

文字組

特優
優選
林郁綺 向日葵的凝望
佳作
顏靜芬 痘痘

攝影組

特優
林協霆 妳記得昨天
優選第一名
優選第二名
高廷豪 黑藤蔓
佳作
曾雅郁 往明日
楊明哲 失去,依然。

影像組

特優
黃彥霖 DEMO
優選
劉靜叡 「Yes today」
佳作
邱小惠 異碎
謝華芳 昨日的猶豫
會員帳號 加入會員
會員密碼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