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聲首頁> 發聲高校> 青少年發聲獎> 影像,絕非只是拿起相機錄製畫面

影像,絕非只是拿起相機錄製畫面

2018/05/19


你對於紀錄片的印象是什麼?在這堂課中,黃亞歷導演即將使我們有新的啟發,導演細微的聲音,藉由麥克風的擴音功能,將全新的感受一一的播放到學員的腦袋裡。

今晚,播放的影片都是來自西方導演的的經典紀錄片,由此可知在多年前,在西方國家的紀錄片就有多元的展現形式,而這也是今晚導演即將帶給學員的主要課程。《Rain》,從降雨前從容的人民揭開影片,從陰雨綿綿至滂沱大雨,人民開始躲雨,頭上披著大衣,地上的水灘,因滴落的雨滴而激起圈圈漣漪,畫面不斷交錯,好像有這麼點意思。有人說:「導演是在記錄那個地區的生活,而拍攝下雨前到下雨時人們的生活,就那麼簡單。」,有人說:「我覺得導演是在說當時的事件,窗戶冒出的煙,藉由降下的雨水,將空氣洗淨,而那些煙降至地面水灘。」,導演Joris Ivens將歷史材料轉化成抽象的片段,成為當時新穎的表現手法,開放給觀眾自由詮釋的空間,而非知識性的說服。課堂中,同學的年紀從國二至大學,都可看出導演Joris Ivens別出心裁的思考想法。

導演又以西班牙畫家畢卡索為例,畢卡索最具代表的即是他的立體派風格,在一幅作品當中,可看到一個物件的各個面向,抽象卻又那麼直接。而這個例子使每位學員思考,一部影片要平舖直述,要赤裸簡潔,若使用一些婉曲、借代抑或是多元大膽,能讓觀眾有更寬更廣的思考空間。

接連幾部《飛蛾》、《A Colour Box》是以特殊的手法,在膠卷上,將顏料塗抹或是以類似顯微鏡的表現形式記錄蛾的各面貌,將其記錄。而當晚這幾部電影,就像丟向學員們的一顆廣島核彈,光閃起的那刻,學員們的表情將心中的疑惑,展露無遺,但這也正是亞歷導演成功的「擊中」在原本的既定印象中對於紀錄片的表現手法,學員嘗試將自己的第一感受講述出來,雖然影片給大家的感覺是如此抽象,甚至連聲音都沒有。一部影片,藉由視覺、聽覺,激發出觸覺、味覺和嗅覺。少了聽覺,少了音樂,乃是缺少了其中一個可以辨別影片情感的途徑,但是開放了更寬廣的思考缺口。詩歌式紀錄片,不僅僅畫面美得讓人感動流淚,背後的意義更是發人省思。

最後亞歷導演以一部平移畫面拍攝花園圍籬,攀附於牆上的莖葉,單純的畫面,稱為《花園》的紀錄片當做結尾:「想讓你們知道拍攝紀錄片的方法還有很多。」

不再拘泥於人物的話語。在這兩個小時,腦中的問題和衝擊是接踵而來,電影有許多種類,除了最常見的劇情片,今晚第一次接觸的紀錄片,甚至是實驗片……等,都是亞歷導演希望同學們可以多多嘗試的,不單單只拘泥於電視網路上看到的劇情片,更可以自己發揮創意,尋找更多新穎的拍攝手法與形式,而一切的發展,都取決於每一位學員,不斷激發出創意,就會發展出更多尚未出現過的拍攝類型喔!




會員帳號 加入會員
會員密碼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