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聲首頁> 發聲高校> 青少年發聲獎> 【青少年發聲獎 / 文字】來回田野與新聞之間

【青少年發聲獎 / 文字】來回田野與新聞之間

2017/05/03


 文/侯奕丞

 

兩天密集的課程後,文字組同學們下一次的見面就要直接進入社區,實際進行田野與新聞工作。不過在上戰場前,武器的準備可不得馬虎,發聲網在最後一堂課安排目前線上相當活躍的自由記者胡慕晴老師,跟同學講述進入新聞現場前的準備,以及在新聞田野中身為一個記者,會是什麼樣的工作狀態。

 

講到田野,有些人就會想到一些人類學家進到部落中,跟當地人相處工作的畫面。新聞記者跟人類學家很類似,一樣是進到現場採集第一手資料,但二者之間還是有很大的不同。這扣回到新聞的本質,記者將真實發生過的事情,經過不同新聞媒介講出來,所以新聞是一個再現的事實。把某個東西框出來,它才會是新聞,但問題來了,這個框選是什麼?慕情老師跟大家說明,這件事取決於事件是否有新聞性,另外一個程度則是記者本身的素養。

 

什麼是新聞性?新聞性包括時效性、影響力、爭議性、重要性,事件能不能成為新聞,就要看新聞有沒有跟公共利益有關,而這個與公共利益的關連,才能將新聞指向結構。

 

但是,什麼是結構?

 

今天我們講到同志爭取結婚的新聞,它背後就有社會對於同志的歧視;今天我們講到越南的河流中出現死魚,它可能就有工業廢水管制鬆散的問題。新聞就是要來討論結構的問題,指向它,為什麼會有這些社會事件的發生。也因此新聞與人類學還是有差別,新聞監督民眾的公共利益、透過傳播的渠道去產生改變,所有的新聞素材蒐集都要緊扣這個概念去執行。

 

慕晴老師也提醒大家,把握每次進去田野的機會,除了在之前有很多的準備外,也要不斷想想,我要去現場看什麼?有什麼東西是現場才有的?那個地方跟特殊性要圖顯出來,如果你寫出的東西根本不需要去現場,只要打打電話就好,其實是非常可惜。

 

蒐集新聞素材外,與受訪者的相處也是田野很重要的一塊,慕晴老師跟同學們分享,自己在執行記者工作時都會與受訪者保持一定的距離,你要有能力與別人建立關係,也要有能力與別人保持距離。我們可以欣賞他的特質、可以有私交,但是我們不該愛我們的受訪者,有愛就會有感情投射,就會有不真實的東西出來,也許是記者自己的,不見得是受訪者的、不見得與公共領域有關。

 

那為什麼不能有自己在裡面?因為記者不能採訪自己。慕晴老師表示,自己寫自己的東西那是作文,記者的新聞應該是奠基在訪問別人上面,即使是現在網路上常見類似散文式的新新聞學,裡面的主觀陳述也會是客觀的。

 

前一陣子越南的河流死了很多魚,很多人質疑是台塑在當地設立的工廠造成的。但你不能同情漁民很窮,一年不能捕魚,就去全盤相信他們說的是真的,必須想辦法去驗證它。當你有太多的喜歡、同情,以致於你沒辦法去質疑的時候,你就沒有辦法去指證結構。如果你今天寫說魚都死光了很可憐,然後台塑也賠了錢,但那個結構還是沒有辦法被指認出來,是否應該要有廢水管制?魚會死有沒有別的原因?沒有到結構面的處理,未來一樣的事情還是可能會發生。

 

而新聞能夠觸擊到結構,除了影響大眾的公共利益外,也是對受訪者最好的回應。沒有一個人應當理所當然的接受訪問,沒有理由要把痛苦講給你聽,況且若是新聞引起大眾質疑,大家抨擊的對象不會是記者而是受訪者。因此一個記者能不能從訪談中找出更多東西,把它指向結構、接觸結構,你才對得起前面的故事,因為這是受訪者做不到,但是記者可以的。

 

 

 

 

 

 

 



會員帳號 加入會員
會員密碼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