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聲首頁> 發聲高校> 青少年發聲獎> 【青少年發聲獎/文字、攝影】金門移地訓練──烈嶼

【青少年發聲獎/文字、攝影】金門移地訓練──烈嶼

2017/09/04


圖文/翰林

 

短暫停留金門後,在前往烈嶼的船上。兩位大專志工用這一段對話開啟接下來幾天的課程。

「怎麼樣踏入一個幾乎陌生的文化?」

「不能把自己當成觀光客」

曾經去過馬祖做專題研究的小隊輔威凱,分享了自己如何踏入馬祖、認識馬祖的過程與經驗。對大家而言,在烈嶼短短的三天時間,該如何認識烈嶼?藉由影像創作的思維以及「攝影」這個媒介,可以怎麼去認識與發現烈嶼呢?

還來不及想清楚就下船了。

 

認識烈嶼

踏上烈嶼,由林英生校長、文史工作者志斌大哥、戰地文化專家陳建雄大哥、金門潮間帶社團的資深團員陳秀麗大姐與蔡咸大姐的帶領,開始認識印象之外的烈嶼。

林校長從九宮碼頭邊的地形講述烈嶼的自然地景演進、在烈嶼鄉文化館介紹烈嶼的歷史脈絡。令人好奇的是,校長並非自然專業領域出身,對於自己的故鄉烈嶼的自然環境知識卻相當熟悉。校長分享道,因為自己有著強烈的興趣,即使不是自己的所學或工作,也運用了相當多的時間去認識家鄉這塊土地的自然風貌。

志斌大哥帶著我們出入烈嶼各地:第一站去了兒時印象深刻的郊遊地—毋忘在莒,「烈嶼的是複製版的,各個小學的學生以前都要到走上來這裡集合,」志斌大哥與我們分享小時後校外教學的獨特記憶;母忘在莒的上頭,是可以看見幾乎整個烈嶼鄉的制高點,志斌大哥透過地形地貌、結合歷史脈絡,和我們說明烈嶼的農業與最繁華的街道—東林街的形成;這三天也帶領我們親身走訪烈嶼的大小宗祠、宮廟,從信仰、建築式樣、彩繪,甚至是戲班等不同角度,深度剖析烈嶼宗祠與宮廟的傳統文化。

四面環海的烈嶼,蚵田是傳統生活中的重要產業。雖然如此,在還有禁海令的戒嚴時代,居民之於海的關係在生計與戰爭之間來回拔河,相當微妙。我們隨著陳大姐、蔡大姐的腳步探索多元生態的潮間帶與蚵田,看見了從來沒看過的「有學問的魚:鱟」,還有許多螺類、海葵。

關於金門特有的戰地文化,陳大哥以自己的經歷與見聞,講述兩岸武力對峙時期的烈嶼風情,從沙溪堡、砂溪坑道以及環海公路上的隱形堡壘都有各自的神秘色彩,我們在坑道中聽著重複的海聲,想像過去軍人的生活是什麼樣子、從堡壘看出去又是什麼樣的風景。最後一站,由文史工作者林馬騰老師介紹自己的住宅—古蹟「林屏洋樓」、防空洞,並且用問答的方式與我們分享走過烈嶼一甲子的變遷,同學們一方面為自己即將創作的題材作準備、一方面也作為認識烈嶼的小結。

 

觀光客思維?

三天走訪烈嶼的過程中,同學們會討論到,並不停檢視自己是否僅是當個走馬看花的觀光客,同時,也反問自己:「那怎麼樣才算真的去認識一個新的地方? 如何避免觀光客思維?」

每一個帶領我們的當地講師,都非常樂意分享自己的經驗與這篇土地的聯結關係,交給一群「看似觀光客」的我們相當龐大的資訊量,一時不注意可能錯過很多細節、恍神或精神不濟就忽略了自己可能有興趣的命題。在烈嶼學習的過程中,同學們陷於資訊量龐大的困境、容易錯失資訊,導致在記憶最清晰的時候無法進一步地反思,讓許多線索與自己擦身而過、自然喪失了啟動創作的可能。

有人分享,發現「主動出擊」以及「與自身經驗的不斷檢驗」可能幫助自己去認識一個新的地方。在聆聽講師們的分享或是觀看的同時,多少一定有不同於過去經驗的刺激(最直接的就是感官經驗),透過不停檢驗這些顯而易見或是潛在的刺激,進一步去思索自身經驗與全新的感官經驗的差異,產出對於新環境的各種疑問,然後主動出擊去詢問講師或是當地居民。如此一來,透過反覆操作類似的過程,便可以對於一地有更深層的認識與感知,不會停留在看物、散步的層次,記錄自己有興趣的事物、發展成更多的創作或研究可能。

 

創作的實踐—思考影像與文字的脈

行走烈嶼的過程之中,旭彬老師與小白老師也陪伴同學一同發現與創作。在每一個段落的介紹或認識結束後,同學與老師們展開與創作相關的討論。分為攝影創作與專題撰寫兩個部分,傳遞的媒介相當不同,但在一開始的觀察、思維以及問題意識的找尋,其實也有一定程度的類似。兩位老師也幫助同學釐清自己的發現與問題。

針對資訊量,小白老師和同學分享「選擇的重要」,在聆聽講師們的豐富講解的過程中,必須不停檢視這些資訊、回到自身經驗的檢驗與比較,進而篩選出自己在意的、關注的、有興趣的,並不是全盤接收就是好的,適當的做出選擇、並且深入思索,才可以有效率地找出主題。在影像方面,旭彬老師分享了自己的創作習慣,老師會先用手機進行「草稿攝影」,把當下的、最直接的視覺體驗拍攝下來,事後再反覆閱讀自己的草稿。如此有助於自己釐清拍攝當下的選擇、也可以透過諸多影像的排列、資訊的交互關係等發展出有趣的主題。

在準備創作的前一夜,同學們各自和老師提出自己的創作主題。旭彬老師提醒同學要練習使用影像思考,這是同學過去經驗之中比較沒有接觸過的。運用攝影作為創作媒介,同學可能會先以文字思索再轉譯為影像,或是忽略了系列照片的排列順序所產生的相互關係,沒有發揮影像這個傳遞媒介的更多可能。老師舉例,可以透過閱讀小說、試圖用想像的畫面來閱讀故事,把故事裡的資訊放進影像之中、再將情感透過每個想像畫面的順序、關係去刻劃出來。運用在烈嶼的創作之中,同學可以更加注重在「系列」的創作,將先前已經釐清的主題,放入一連串的照片之中,讓每一張照片可以相互產生對話、進而與閱讀者產生對話。

專題撰寫的同學,經過與小白老師一對一的討論後,老師要求同學做出「採訪大綱」,理清採訪的大致結構與問題。有採訪大綱作為依據,在面對受訪者時,可以較準確地認識自己所要討論的主題方向。老師也提醒同學在撰寫的同時,要注意報導的篇幅,再來決定較合適的敘事方式。

烈嶼的創作告一個段落後,大家回到金門高中,開始進行影像與文字的創作。在這個階段,老師發現有些同學的影像創作並沒有依循原本的主題、或是在拍攝的執行上有些落差,使得系列的影像之中沒有發展出一個完整的敘事脈絡。針對這樣的狀況,老師與每位同學重新閱讀大家所拍攝的影像,與同學一起理出拍攝當下的狀態、或從整體照片發展出的新脈絡去討論,重新排列組合、幫助同學看見自己在影像之中作出的選擇。例如:有同學改為運用較為形式的面向切入,以色彩與形狀去討論傳統與現代建築的變遷與差異、或回到較有故事性的日常,將拍攝人物當下狀態的作品挑選出來,思考影像中潛在的豐富資訊。

同學們經歷了一個完整的影像創作過程,從觀察、反覆思考並找出主題、第一次的拍攝創作以及拍攝後重新閱讀的再創作,都一再提醒同學從影像思考、尋找影像中的脈絡,並且在實作的過程之中瞭解其重要性,或多或少發現了不同過去創作經驗的可能。

 

走過烈嶼

「大金門跟烈嶼真的很不一樣欸!」

回到金門後,一位同學在前往金門高中的公車上說了這段話。

在烈嶼短短的三天時間,密集的觀看、身體力行、反思、產出作品。但回到自己的生活之中,有沒有類似的生活差異、甚至是文化差異?或是我們是否關掉了某些感知、思考的能力,讓自己習慣於這些差異?

同學有如此直接、深刻的感受,與每個人身體力行的感知有相當大程度的關係。在烈嶼的三天時間,可能有些同學甚至經歷了過去從來沒有的體驗過程,從最直接的感官開始、進到與自我的差異感受,逐漸意識到烈嶼與自己的背景有偌大不同、建立起自己的觀點。在反覆接受刺激後,開始搜集資料、尋找對這片土地的疑惑或是與自身的聯結關係,慢慢發展出主題、才進入到創作的環節。也就是說,在進入創作之前,同學更注意自己是如何踏進新的環境、在新的環境看見些什麼?把在平常生活中也應具備的感官、省思重新打開,去拓展創作的可能。透過三天不斷的努力,與烈嶼產生對話、自然印象深刻。

如果把相同的經驗複製到同學們平時的生活,把「被遺忘的能力」重新打開,也許可以找到從未發現過的事情。發生在自己周遭的事情,與自己的關係更加緊密、可以更深入地探求、找到更貼近你我的問題。向生活之中的差異追問:為什麼? 然後,回想在烈嶼的創作經驗,從自己的生活中出發,重新啟動創作的無限可能。




會員帳號 加入會員
會員密碼
驗證碼